摘要:中学数学教学详案范文集 第一部分:初中数学 一、章节:解方程 1.教学目标 本章教学目标是让学生掌握线性方程和二次方程的基本解法,包括一元一次方程、含参一元一次方程、一元二
中学数学教学详案范文集
第一部分:初中数学
一、章节:解方程
1.教学目标
本章教学目标是让学生掌握线性方程和二次方程的基本解法,包括一元一次方程、含参一元一次方程、一元二次方程和含参一元二次方程的解法,以及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2.教学重点与难点
2.1教学重点: (1)一元一次方程和含参一元一次方程的解法 (2)一元二次方程和含参一元二次方程的解法 (3)应用题 2.2教学难点: (1)如何理解和掌握解一元二次方程的公式 (2)如何将实际数学问题转化为方程,从而求解3.教学过程
3.1导入 教师可以通过让学生思考实际问题,引导学生思考如何通过数学方法解决问题。比如: 甲、乙两地相距500公里,乙比甲晚一小时出发,甲、乙两车均匀地以相同的速度往返于两地之间,求两车相遇时,甲、乙两车各行驶了多少路程? 3.2讲解 在导入之后,介绍一元一次方程、含参一元一次方程的解法。 3.3练习 通过练习,巩固一元一次方程、含参一元一次方程的解法和应用。 3.4介绍二次方程以及解法,并通过实际例题演示。 3.5针对难点进行深入讲解和学生想法的引导 3.6练习,巩固二次方程的解法以及应用。 3.7总结复习二、章节:函数与一次函数
1.教学目标
本章教学目标是让学生了解函数的概念,掌握一次函数的基本特征和性质,能够正确理解函数的图像以及函数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2.教学重点与难点
2.1教学重点: (1)函数定义及化简 (2)一次函数的性质与特征 2.2教学难点: (1)如何理解函数、明确函数的作用 (2)如何掌握一次函数的图像以及其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3.教学过程
3.1导入 通过让学生举出自己生活中的函数实例或者看图,让学生对函数的概念和性质有一个初步的认识。 3.2讲解 在导入之后,介绍函数的性质,定义及化简。 3.3练习 通过练习,巩固函数的概念及性质,能够正确理解函数的图像。 3.4向学生介绍一次函数,并讲解其性质及特征。 3.5练习,让学生掌握一次函数的图像以及应用。 3.6针对难点进行深入讲解和学生想法的引导 3.7总结复习第二部分:高中数学
一、章节:三角函数
1.教学目标
本章教学目标是让学生了解三角函数的基本概念,能够掌握正弦、余弦、正切三种常用三角函数的定义及性质,并在实际问题中应用三角函数。2.教学重点与难点
2.1教学重点: (1)正弦、余弦、正切三种常用三角函数的定义及性质 (2)三角函数的图像及性质 2.2教学难点: (1)掌握正弦、余弦、正切三种常用三角函数在直角三角形中的定义及性质 (2)三角函数的图像及性质的理解3.教学过程
3.1导入 通过铺设问题引入精神,引导学生进行三角函数的认知。例如:建筑工地为了测量楼房的高度,可以采用什么方法?三角函数派上用场! 3.2讲解 在导入之后,介绍正弦、余弦、正切三种常用三角函数的定义及性质,并介绍三角函数在直角三角形中的定义及性质。 3.3练习 通过练习,巩固正弦、余弦、正切三种常用三角函数的定义及性质,并掌握三角函数的图像及性质。 3.4介绍三角函数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并通过实例讲解。 3.5针对难点进行深入讲解和学生想法的引导。 3.6练习,巩固三角函数的应用以及图像及性质。 3.7总结复习二、章节:数列和数列极限
1.教学目标
本章教学目标是让学生了解数列和数列极限的基本概念,能够掌握常见数列的概念及性质,并能够正确理解数列极限的定义和性质。2.教学重点与难点
2.1教学重点: (1)数列的概念及性质 (2)数列极限的定义及性质 2.2教学难点: (1)如何理解数列的概念及性质 (2)如何正确理解数列极限的性质及应用3.教学过程
3.1导入 通过生活现象引导学生进行数列的认知。例如:我们每天早上起床开通知督打卡,在打卡的同学名单中,我们可以按照字母顺序列出名字。这就是数列! 3.2讲解 在导入之后,介绍数列的概念及性质。 3.3练习 通过练习,巩固数列的概念及性质。 3.4介绍数列极限的概念及性质,并通过实例讲解。 3.5针对难点进行深入讲解和学生想法的引导。 3.6练习,巩固数列极限的概念及性质。 3.7总结复习第三部分:课外延伸
一、章节:数学证明
1.教学目标
本章教学目标是让学生了解数学证明的基本概念,培养学生的证明思维能力,让学生能够正确、严谨地进行证明。2.教学重点与难点
2.1教学重点: (1)数学证明的基本概念 (2)证明思维能力的培养 2.2教学难点: (1)如何指导学生进行证明 (2)如何让学生真正理解证明思维的重要性3.教学过程
3.1导入 通过生活现象引导学生进行数学证明的认知。例如:我们可以证明如下的一件事情:早上起床要刷牙洗脸。这是如何证明呢? 3.2讲解 在导入之后,介绍数学证明的基本概念,并通过实例讲解。 3.3练习 通过练习,指导学生进行证明。 3.4介绍证明思维的培养方式,并指导学生思考。 3.5针对难点进行深入讲解和学生想法的引导。 3.6练习,巩固证明思维的培养方式。 3.7总结复习二、章节:数学建模
1.教学目标
本章教学目标是让学生了解数学建模的基本概念,掌握数学建模的基本方法,能够通过数学建模解决实际问题。2.教学重点与难点
2.1教学重点: (1)数学建模的基本概念 (2)数学建模的基本方法 2.2教学难点: (1)如何通过数学建模解决实际问题 (2)如何发掘数学建模的思想3.教学过程
3.1导入 通过生活现象引导学生进行数学建模的认知。例如:小明去超市需要买很多东西,但是他没带足够的钱。这时候,他可以通过数学建模解决这个问题。 3.2讲解 在导入之后,介绍数学建模的基本概念及方法,并通过实例讲解。 3.3练习 通过练习,巩固数学建模的基本概念及方法。 3.4介绍数学建模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并通过实例讲解。 3.5针对难点进行深入讲解和学生想法的引导。 3.6练习,巩固数学建模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 3.7总结复习版权声明:本站部分常识内容收集于其他平台,若您有更好的常识内容想分享可以联系我们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