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彷徨 远离乱嚷嚷的世界,静下心来回归自我 朱自清是一位伟大的作家,其作品深受人民的喜爱和敬仰。其中,他的代表作《背影》被誉为中国散文史上的巅峰之作。而今天,我想与大家分享
彷徨
远离乱嚷嚷的世界,静下心来回归自我
朱自清是一位伟大的作家,其作品深受人民的喜爱和敬仰。其中,他的代表作《背影》被誉为中国散文史上的巅峰之作。而今天,我想与大家分享另一篇他的经典之作——《彷徨》。这篇文章描绘了一个迷失自我的年轻人在心灵彷徨中找寻出路的艰难过程,给了我们深刻的启示和思考。
第一次拨开心灵的迷雾,身心得以解脱
文章的开篇,朱自清以一段类似于自传的故事引出主题:他大学毕业后迷茫不已,常到郊外漫步,发呆,思考。有一次,他和同学在书店遇到了一位老学究,那位老人教给他们一两句古文,这两句古文让朱自清第一次拨开了自己内心的迷雾。随后,他痴迷于读书学习,努力汲取知识。在郊外度过的那段时间,他不断地思索人生的意义、知识的来源,逐渐形成了自己的思想体系。这种身心上的解脱,为他日后的人生奠定了基础。
面对困境,认真思考日常生活中的价值
随后的几段,朱自清讲述了一些自己的困惑:战争年代的社会不正常、人的欲望过于强烈等等。在这种情况下,他认为日常生活中的小事也有很大的价值,坚持做到教育等级,并努力克服别人不良习惯,试图在自己力所能及的范围内努力提高自己。他发现,通过自己的付出,桑梓生活中的碎片也能乃至宝贵。
走过人生路,重拾迷失中的灵魂
在朱自清心中,人生的意义远远超出经济、事业、地位等等短暂物质的追求。他认为在精神世界层面,需要保有孩提时代纯真、果敢、洒脱的特质。而归结于这些品质,他认为应该走出自己的舒适区,独立思考,试图去探索真正的自己和世界。这就是文章尾声,他回到魔都,看见自己的家乡和曾经的家园时,彼时已经成了酒店,曾经熟悉的光景似乎已经不再。但他也发现了彷徨中的灵魂,并找到了对人生的方向与理解。
读完《彷徨》,让我深深地觉得,年轻人的方向和时代关系不大,而是与他们内心的真正深层追求有千丝万缕的联系。在物欲横流的社会上,如何保持内心的纯真和战胜迷惘、焦虑的状态,都是我们需要好好思考的问题。